選課系統
運用方式 | 網址 |
---|---|
即時制(多元選修) | https://mkshas.mksh.phc.edu.tw/OLCC |
志願序(彈性學習) | https://mkshas.mksh.phc.edu.tw/OLCC_C/ |
選課輔導手冊
課程諮詢教師團隊 (召集人:陳玉芳師)
協助年段 | 科別 | 班級 | 課諮教師 |
---|---|---|---|
高三 | 普通科 | 1、2、3、4班 | 謝世杰師 |
高三 | 普通科 | 5、6、7班 | 許志鵬師 |
高三 | 藝才班、體育班 | 8、9、11班 | 陳冠宏師 |
高三 | 觀光科 | 忠班、孝班 | 洪子涵師 |
高三 | 商經科、資處科 | 信班、仁班 | 胡佩君師 |
高二 | 普通科 | 1、2、3、4班 | 洪敏華師 |
高二 | 普通科 | 5、6、7班 | 紀凱仁師 |
高二 | 藝才班、體育班 | 8、9、10、11班 | 張慧珍師 |
高二 | 觀光科 | 忠班、孝班 | 古郁楓師 |
高二 | 商經科、資處科 | 信班、仁班 | 葉玉淘師 |
高一 | 普通科 | 1、2、3、4班 | 廖悅晴師 |
高一 | 普通科 | 5、6、7班 | 洪立菊師 |
高一 | 藝才班、體育班 | 8、9、11班 | 張慧珍師 |
高一 | 觀光科 | 忠班、孝班 | 古郁楓師 |
高一 | 商經科、資處科 | 信班、仁班 | 葉玉淘師 |
選課時程規劃
年段 | 科別 | 班數 | 課程別 | 選課方式 | 上學期選課時間 | 下學期選課時間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一年級 | 普科、藝才、體育班 | 11 | 多元選修 | 即時(先搶先贏) | 新生訓練後(8月底) | 無 |
一年級 | 普科、藝才、體育班 | 11 | 彈性學習 | 志願序 | 新生訓練後(8月底) | 二次段考後(12月中) |
二年級 | 普通科 | 7 | 校訂必修 | 志願序 | 一下 二段後(6月上旬) | 無 |
二年級 | 普通科 | 7 | 加深加廣 | 選填制 | 一下 二段後(6月上旬) | 無 |
二年級 | 普科、藝才、體育班 | 11 | 多元選修 | 即時(先搶先贏) | 一下 二段後(6月上旬) | 無 |
二年級 | 普科、藝才、體育班 | 11 | 彈性學習 | 志願序 | 一下 二段後(6月上旬) | 二次段考後(12月中) |
二年級 | 職科 | 4 | 同校跨群 | 志願序 | 一下 二段後(6月上旬) | 無 |
二年級 | 商經科、資處科 | 2 | 同科單班 | 選填制 | 一下 二段後(6月上旬) | 無 |
三年級 | 普通科 | 7 | 加深加廣 | 選填制 | 二下 二段後(6月上旬) | 無 |
三年級 | 普科、藝才、體育班 | 11 | 多元選修 | 即時(先搶先贏) | 二下 二段後(6月上旬) | 無 |
三年級 | 普科、藝才、體育班 | 11 | 彈性學習 | 志願序 | 二下 二段後(6月上旬) | 二次段考後(12月中) |
三年級 | 觀光科 | 2 | 同科跨班 | 選填制 | 二下 二段後(6月上旬) | 無 |
學習歷程檔案上傳說明
1.學習成果:「每學期」結束後上傳,最多可上傳「6件」,需要「老師認證」。
學習成果指的是同學在課堂上的學習所產生的作品,如:簡報報告、心得報告、表演影片…等等。
上傳時應留意對應該課程名稱及學期是否正確。
請特別注意:
自然科探究與實作為自然四科跨科學習,但課程計畫會顯示「物理-探究A」或「生物-探究B」,只要對應好應上傳之學期即可。
2.多元表現:「每學年」上傳,最多可上傳「15件」,老師「不用認證」。
多元表現指的是於非課程時間進行的各項活動之成果,包含社團活動、證照考試、志工服務、營隊活動、線上平台之學習等等….
同學可選擇對自己未來升學有幫助的資料上傳即可,但務必留意不要只上傳成果,應包含學習歷程及反思的過程。
3.勾選上傳中央資料庫
學習成果、多元表現上傳後,每學年至多應可上傳學習成果12件、多元表現15件,但上傳中央資料庫時,僅限學習成果「6件」、多元表現「10件」,
所以勾選上傳時,仍需重新檢視自己的資料,並選擇學習成果至多「6件」、多元表現至多「10件」勾選上傳中央資料庫。
學校提供之範本:
生涯規劃vs選課
(一)選課的考量
人生分分秒秒都在做決定,如果把人生地圖攤開,上面一定布滿密密麻麻的十字路口,不論願不願意,你必須選擇向前走、向左轉或是向右轉,無法在原地停留太久。人生不同階段會經歷不同的事件與決定,例如:高中生從高一升上高二時,通常都須做選課的決定。選課的決定,攸關你是否選到自己喜歡上的課程、學測或指考成績的高低、及大學科系選擇的問題等。所以在選課時,常思考「我喜歡什麼?我能做什麼?我必須做什麼? 」等問題,將有助於順利地抉擇。下圖是生涯抉擇的金三角,在生涯選擇上,有三個面向是你需要考量的,茲分述如下:

(二)學生自我認識
包含興趣、能力、性向、價值觀以及學業成績、個性特質等,在這個部分你可以參考以前你做過的心理測驗,從測驗當中發現自己的強項以及比較突出的能力或興趣,再配合你對大學學群、學類與學系的了解,找出幾個可能的方向,將這些因素考量後,可以與老師、家人或同學討論,再做決定。
(三)社會環境因素
包含家庭因素、社會發展趨勢、科系未來走向及就業機會等,這些都是在選課時重要的考慮因素。如果你想知道這方面的相關訊息,可以上人力資源相關網站,或參考《遠見》與《天下雜誌》出版的生涯資訊專刊,就可以獲得比較接近社會現況的生涯資訊。
(四)教育與職業探索
包含目前有哪些大學?大學又有哪些科系?這些科系未來的升學與發展為何?與這些科系相關或性質相近者是哪些?耍了解這些資訊,你可以瀏覽升學相關網站、實地去大學參訪、詢問學長姐或至輔導室查詢相關資料。
選課決定看似簡單,卻蘊藏著深厚的學問。以下從三大方向去探討個人的考量因素, 包括個人因素、升學與就業資訊以及社會環境因素。最後,在多方考量後,協助同學做出一個比較完善的選課決定, 流程如下圖所示:

選課流程示意圖











學生學習護照

